近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業委員會受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司委托,發布了《關于公布2021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單的公告》,遴選確定485個優秀產教融合案例。博導股份與北京市商業學校、阿里巴巴共同報送的案例《“扶貧”與“興教”同步,走出產教融合特色路》成功入選。博導股份協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創新成果再獲教育部肯定。
2021年7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關于征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的啟事》,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具體內容為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合作案例中包括校企融合共生長效機制探索、高校繼續教育助力企業績效提升、產教融合推進專業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成功經驗。案例公布后,供各地各校進行學習交流和參考借鑒。
在《“扶貧”與“興教”同步,走出產教融合特色路》案例中,依托由博導股份、北京市商業學校和阿里巴巴共建的阿里巴巴數字貿易學院建設項目,圍繞保山地區的產業扶貧需求,三方共同探索基于創業體驗的中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改革,逐漸形成了一條特色化的產教融合路徑。
校企協同人才培養過程中,阿里巴巴數字貿易學院項目針對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對口幫扶職業學校成立“保山創業班”,開展以電子商務真實項目運營為載體,公司化組織、真實化績效考核、校企聯合授課的創新創業教學。
博導股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學生創業團隊提供項目運營平臺、技術支撐以及企業案例,開發針對性的課程資源,校企聯合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以椴樹蜜、藍山咖啡、土蜂蜜、山巔遇茶等云南寶山地區特色產品的真實電商運營為核心,以學生組建的小微企業型創業小組為主體,校企聯合組建創業導師團隊,打造出“一核心一主體雙導師”的集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和助推鄉村振興為一體的教育新模式。
“保山創業班”自開設以來,依托校企三方的資源支持,累計孵化項目72個,累計營業額達4.6萬元。2017級某項目3個月銷量突破1000單,單月營業額超12000元。2018級項目運營的社交媒體號粉絲10萬人,單條視頻播放量超過800多萬;部分同學抖音平臺粉絲超過3萬,單條視頻播放量超過80萬。通過淘店、新媒體、直播等線上推廣途徑,打開了云南品牌特色產品的全國市場,提升了云南特產的品牌知名度。
學生就業創業方面同樣成績喜人:累計培養學生達700余人,學生電子商務專業技能獲得顯著提升,實戰經驗豐富,通過企業推薦就業和學生自主擇業等方式,就業率達100%,崗位對口率達95%,廣受企業好評,學生平均薪資達到8000元。部分學生回家鄉創業,組建團隊運營生鮮電商,提升了保山地區生鮮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帶動了區域人員就業,為保山區域經濟蓬勃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直以來,博導股份深度踐行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戰略部署,積極發揮企業重要的主體作用,整合國內職業院校和電子商務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構建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確保教育鏈與產業鏈有效貫通,人才鏈與崗位鏈精準對接,打造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地。博導股份將持續與全國各類院校深度合作,為持續推動數字經濟人才發展作出貢獻。